
能喝的“煙”沒QS標志? 前不久,“老煙民”王先生在三亞一家特產店,一款擺放在香煙區(qū)的“海之南”茶煙引起了他的注意。“這款‘茶煙’外包裝和香煙的包裝是一模一樣的。”王先生告訴記者,與香煙不同的是,該款茶煙的正面包裝上寫有“非煙草制品 不含尼古丁”。 王先生說,銷售人員推薦,該款香煙適合戒煙或者抽不含尼古丁煙的消費者,用的煙草是茶絲,除了像正常的香煙一樣點燃吸食外,還可以把煙撕開將茶絲用來泡茶喝。“價格有一百多的一盒兩包裝的,也有五百多元一條的。”王先生說,銷售的“海之南”茶煙共有5款,看到該產品如此“新奇”,他便以260元的價格購買一條。 王先生購買后抽了一根,煙味與香煙的味道有所不同,只有一股茶葉燃燒的味道。“里面的煙葉也確實可以泡茶。”讓他奇怪的,則是茶煙包裝側邊上所標注的保存期:“在標準規(guī)定的儲存條件下,適宜長期保存”。王先生說,就算是香煙,也不會標注“長時間保存”,但這款茶煙不是香煙又不含尼古丁,卻是香煙的樣子;撕開后能泡茶喝,那么屬于食品,理應有QS標志和保質期。 記者走訪
三亞多家特產店有售 根據王先生提供的茶煙,記者看到,這款“海之南”茶煙的包裝與香煙并無相異,打開一包后,里面共有20根茶煙,每根都有過濾嘴、煙紙、煙絲。在盒子包裝上,印有“非煙草制品不含尼古丁”的字樣,在包裝側邊產品名稱為“茶制代煙品”,原料為“優(yōu)質茶葉和特種食用香料,不含其他添加成分”,在陰涼、通風、干燥的條件下,適宜長期保存,產品標準號為:Q/SDOK0001-2016。記者留意到,出品商為三亞茶山情貿易有限公司,而生產商為曲阜歐科戒煙品科技有限公司。 記者了解到,根據我國《煙草專賣法》的相關規(guī)定,卷煙、雪茄煙、煙絲、復烤煙葉統稱煙草制品,但該產品卻標注“非煙草制品”,又以茶葉作為原料,且添加了香料,看似屬于能喝的食品,該產品又制作成煙的外型,但包裝上卻沒有食品生產許可證號。 記者通過走訪三亞市區(qū)發(fā)現,多家特產超市均有銷售“海之南”茶煙。在位于三亞吉陽區(qū)鳳凰橋附近的一名特產專柜內,擺放了外包裝主色為黃、深藍、淺藍的“海之南”茶煙,價格為550元、500元、260元等。據該專柜老稱,這雖然是煙,但實際是茶,可以泡水沖來喝。 可根據我國《茶葉生產許可證審查細則》的規(guī)定,有以茶樹鮮葉為原料加工制作的綠茶、紅茶、烏龍茶、黃茶、白茶、黑茶,及經再加工制成的花茶、袋泡茶、緊壓茶共9類產品,實施食品生產許可證管理。 “海之南”茶煙究竟屬于哪一類的產品呢?記者通過原國家食藥監(jiān)總局以及煙草部門網站查詢該產品的出品商和生產商,但均未找到相關信息。 廠商說法
生產許可“無處可申” 7月10日,三亞茶山情貿易有限公司業(yè)務經理凌經理介紹,廠家將茶煙做成了煙的樣子,但里面用的全部是茶葉,有苦蕎茶、黑茶等,黃色包裝的茶煙用的是黑茶。“還可以戒煙,很多人都挺喜歡這個產品的。”他表示。 凌經理提供的一份文件引起了記者的注意,該文件中寫道:“經曲阜市質量技術監(jiān)督局咨詢上級局及查詢工業(yè)生產許可證目錄,曲阜歐科戒煙呂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‘戒煙品’、‘代煙品’產品,不在該局行政許可辦理范圍內”。凌經理解釋道,該產品的確沒有生產許可證,廠家表示生產許可證不知道到哪里能夠辦理。 記者查詢發(fā)現,云南省昆明市尋甸縣一家公司同樣以茶葉生產的茶煙,其生產許可為食品生產許可證。 部門回應
多部門稱“無法處理” 沒有生產許可的“海之南”茶煙能否在市場上銷售呢?就此,記者撥打了12345熱線向食藥監(jiān)部門舉報。“該公司負責人當時就否認茶煙是食品,并表示并未對外聲稱是食品。”三亞市食藥監(jiān)局一工作人員介紹,該產品從目前的法律法規(guī)上來看無法認定該產品屬于食品。“這款茶煙點燃后吸到肺里,而不是吃到胃里。”該工作人員稱,雖然原料是茶葉,但茶葉做出來的并不一定就是食品,該工作人員建議記者向煙草部門投訴。 記者又撥打了12345熱線向三亞煙草專賣局反映,12345熱線客服人員回復,經向三亞煙草專賣局反映后,三亞煙草專賣局表示該產品不含尼古丁,不屬于煙草制品,而只是一種工藝品。 隨后,12345熱線又將這一情況轉至三亞市工商局處理。大東海工商所執(zhí)法人員了解情況后表示,由于該產品沒有國家標準,生產企業(yè)也申請不了生產許可證。“我們對該公司的處理要依法依規(guī),但是找不到相應的條例和法規(guī)。” 一個產品進入市場,應當有生產許可,也應當有部門監(jiān)管,“海之南”茶煙就沒有部門能管?南國都市報將繼續(xù)關注。